為了深入挖掘泉州歷史文化,創新表達傳統文化,讓泉州文創產品通過互聯網平臺推介和展銷,讓泉州文化借助網絡走向世界,中共泉州市委網信辦聯合閩南網打造“印象泉州”網絡文化展播平臺項目。
該平臺融匯泉州歷史文化、閩南文化、華僑文化、宗教文化等內容,策劃與創作文學、視頻、圖片、H5等優質內容,廣泛挖掘古港泉州的歷史文化資源,利用閩南網“一網兩微十端”全媒體傳播優勢,服務于泉州文創產業項目及產品。為“海絲”多元文化交流、傳承閩南文化、泉州創客交流、泉州文創特色產品的展銷提供一個聚合平臺,助力泉州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


為推動陶瓷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多年來,德化持續探索特色知識產權保護之路,打造“五位一體、多元共治”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不斷提升,企業創新意識不斷增強,帶動產業增效、群眾增收。
鋪下村釀醋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主要以家庭傳統釀造為主,最高峰時幾乎每戶家中都有幾缸老醋。但后來因為傳統家釀成本高、成醋時間長,效益不高,很多人放棄了釀醋,一度全村僅剩8戶人家還傳承古老的家庭釀醋技藝。
千年之前,從德化通往永春的瓷幫古道連山接海,串起沿途的窯場與港口,為陶瓷外銷打開新通道。幽幽的古驛道上,陶瓷唱“主角”,作為古道一端的永春也“沉浸式”參與到這部深厚的瓷史中,與陶瓷結下不解之緣。
永春香,是東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的“海絲”產物,也是解讀東亞文化之都泉州的一張重要名片。乘著“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的東風,永春正持續擦亮香都品牌,特色產業根深苗壯。
經過社會各界的不懈努力,惱人的疫情總算趨于和緩。生活中有太多的紛紛擾擾,總想著該吃些溫熱的暖暖胃,也撫慰現下紛繁里毛躁的心境。來一碗溫暖又有力量的熟地白鴨湯吧,這可是永春的美食名片,不容錯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