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改造,事關居民生活品質、城市內涵提升。今年來,鯉城區分批次推進161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重點針對2000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實施改造。位于開元街道泉山社區的郵電宿舍改造已近尾聲,小區業委會也即將成立,細數著種種變化,居民們打心眼里高興。
如今走進郵電宿舍,映入眼簾的是平坦嶄新的道路、整齊劃一的停車位、修葺一新的圍墻……幾個月前,這里還是另外一番景象。“以前小區地面污水橫流,小雨積水、大雨內澇,居民出行不便,也影響小區的形象。”居民李阿伯回憶過往,直言小區又破又舊。
據了解,郵電宿舍于1992年建成投用,共有2棟住宅樓,住戶48戶。因為年久失修,小區存在路面破損嚴重、雨污分流系統不完善、公共照明設施缺乏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居民生活品質。不僅如此,小區內還有兩面“危墻”,墻體出現裂縫,多處磚塊脫落,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
今年2月,小區改造提升正式啟動。根據改造方案,施工方對地下管網進行全面清淤,新設排污支管,實現雨污分流;對小區易積水的地面進行加高處理,重新鋪設水泥路面;對樓道墻體、樓梯欄桿重新粉刷;兩面“危墻”直接拆除重建,并在圍墻前地面施劃停車位12個。
經過一系列改造,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居民們紛紛出謀劃策,繼續扮靚家園。“居民們自發出資購買了石桌石椅,有的還搬來了綠植,親手打造了一片休息談話區。”泉山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潘麗芬介紹道。
目前,郵電宿舍業委會已經完成投票選舉,將由居民們自行選擇自主管理或引進物業管理,實現小區長效管理。“原先很多小區管理上的事情都是由社區負責,成立業委會后,居民們在小區治理上就可以‘當家做主’,也是為社區減負。”潘麗芬表示道。
老舊小區要改好,更要管好。在加快老舊小區改造的同時,鯉城持續推進住宅小區長效管理工作,成立老舊小區和老舊片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啟動業委會選舉、物業招聘等工作,讓住宅小區實現更大程度的“自治”。截至目前,鯉城區已啟動長效管理工作的小區共207個,其中已成立業委會的小區78個,實現長效管理的小區79個。
“通過老舊小區改造,進一步激發城市活力,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才是老舊小區改造的深層次意義所在。”區住建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鯉城區正積極探索老舊小區改造與日常管理的有機結合,讓老舊小區改造真正“改”到群眾的“心坎上”,讓廣大居民住得更舒心、更放心。(吳秋瑜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