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vau9q"><noscript id="vau9q"><td id="vau9q"></td></noscript></tbody>

    <th id="vau9q"></th>
    <progress id="vau9q"><big id="vau9q"><noframes id="vau9q"></noframes></big></progress>

    注冊
    閩南網 > 房產頭條 > 正文

    破解鄉鎮“適老之困” 泉州晉江有了“龍湖樣本”

    來源:閩南網 2022-09-30 21:50 http://www.discreetdevices.com/

      “自從年紀大了,住鎮上感覺出來活動不太安全,尤其像我們這樣活動不是特別方便的老人,出去街上車太多,要去的大公園又太遠。”

      9月29日上午,在龍湖公益基金會投建的晉江陳埭鎮四境社區適老化公園里,80歲的丁水潑爺爺,面對回訪的基金會志愿者,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陳埭鎮四境社區老人在與龍湖公益基金會志愿者交流

      據國家衛健委披露,我國大多數老年人的養老選擇,集中在居家和社區兩項,這些“銀發族”,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家里,如果覺得家里太悶,就會去樓下活動一下。然而,不論在室內還是室外,由于功能性設施的缺乏,安全性保障的不到位,讓很多老人連最基本的養老生活需求,都難得到滿足。

      老齡化社會的鄉鎮“適老之困”

      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與還處在“青壯年發展期”的社會環境,讓無論居“廟堂之高”還是“江湖之遠”的人都意識到,給老年人們一個能安享晚年的地方,已變得愈發迫切,

      今年2月24日,民政部等4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十四五”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提出“十四五”時期支持200萬戶特殊困難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首次提到,要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和公共設施適老化改造。

      然而,想要在中國最基層的地方去落實相關政策,其實并不容易。有別于國內大中型城市相對完備的公共服務配套,在國內大部分鄉鎮,由于地方財政覆蓋相對有限,針對性不足,居民出資意愿相對較低,存在著公共服務設施,與不斷增長的老齡人口“不適配”的問題。

      很多鄉鎮老人,必須像陳埭鎮的很多老人一樣,坐車或者走一段很遠的路,才能去到比較適合老人戶外放松的地方。不過,考慮到路上花費的時間和安全問題,就會讓鎮上老人覺得“出門不如在家里繼續待著好”。

      天天在家待著不敢出去走一走,必然不是個健康理想的養老方式。

      陳埭鎮老人的經歷,折射出當下鄉鎮老人的一大“適老之困”:因為經濟發展而日漸龐雜的鄉鎮交通與相對落后的戶外公共設施,讓老人們在失掉了戶外活動便利性的同時,推高了戶外活動的安全風險。

      鎮上老人的新休閑“打卡點”

      為解決鎮上老人們的養老痛點,由龍湖公益基金會出資,通過與陳埭鎮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最終將鎮上一處舊樓拆除后的廢棄用地,改建成一座小型適老化社區公園。

    陳埭鎮四境社區適老化公園外景

      如今,這座公園投入使用接近一個月,已成為社區和鎮上老人經常光顧的休閑“打卡點”。丁水潑爺爺告訴志愿者,這里早晨和傍晚都會聚集著很多老人,自己因為這座公園的建成,漸漸養成早上和傍晚,出門到公園散步、活動的習慣。

      “以前真不敢想能這么方便出來活動,這座公園離我們家非常近,走過來活動我覺得非常安心。”丁水潑認為,這座公園不論整體設計還是設施配備,都很符合鎮上老人的生活習慣,看的出龍湖公益基金會在這里是真花了一番功夫的。

    四境社區老人在適老化公園內活動

      丁水潑的鄰居,70多歲的王秋霞婆婆對公園同樣贊賞有加:“很多街坊鄰居都能來這里聊聊天,下下棋,老人帶小孩出來玩有了更安全可靠的去處,鄰里感情更熱絡了,社區很多鄰居的生活方式也變得更文明,更健康了。”

    四境社區老人在適老化公園內下棋

      這次回訪的志愿者還注意到,部分鎮上老人還自發組織起來,維護公園設施的正常使用,除了及時制止一些損壞設施的不良行為,還會對一些過度勞損的設施零件,進行更換修復,老人們說,這都是他們應該做的,“要感謝龍湖公益基金會的投資建設,我們一定會讓這個公園更好的運作下去”。

      適老化改造的“龍湖樣本”

      事實上,陳埭鎮這座適老化公園的成功投用,也為國內很多城鎮解決“適老之困”,提供了一套來自龍湖的新樣本。

      通過這套樣本,我們可以看到,在一些適老化專項財政難以覆蓋的鄉鎮,可以通過適度引入社會公益資金,完成一些規模體量相對較小,形式較為靈活的社區適老化公園建設。

      這些公園的選址和設計需要更多的針對性,這其中就包含了對當地老人聚集地點的研究,對當地老人生活社交習慣的研究,根據研究對公園的整體設計和設施情況進行針對性配置。從而能在充分保障老人活動安全的同時,也為促進鄉鎮鄰里感情和文明水平提升開辟新區域。

      現在,龍湖的這套方案不僅在陳埭鎮得到成功應用,在重慶,成都、長沙、沈陽、贛州等眾多城市也有延展落地,并收獲了當地老年人普遍好評。

      相較于在鄉鎮專注于社區公園,在一些大城市里,龍湖的適老化改造方式會更為豐富,也同樣具有針對性。在重慶合川區的名人麗都小區,龍湖的適老化改造圍繞小區一棵“有故事”的黃桷樹展開,在這棵大樹下的公共空間打造了一個適老化活動區,同時入戶對小區老舊房屋進行改造,讓整個小區從內到外,都更符合老年人實際生活需要。

    重慶名人麗都小區適老化改造后的公共活動空間

      針對入戶適老化改造,龍湖公益基金會在今年也已形成了一系列成果,譬如在成都銀桂社區的適老化改造工程中,龍湖公益基金會為這個社區100戶老人安裝、更換了27654米安全電線、903個開關插座、186個嶄新水龍頭、156盞燈......讓這個已有20多年歷史的小區煥發新的生機。

      讓公益惠及社會更廣泛群體

      為了能在全國范圍更好幫助破解適老化難題,龍湖公益基金會很早就對這些適老化改造項目進行了統一部署,持續推進萬年青計劃的落地。

      這項計劃專注于對國內各種類型社區和小區進行空間、居家適老化改造,以提升居民的生活安全性、便利性和幸福感。目前計劃已在包括福建在內的全國8省市開展,超過2.5萬老人從中受益。

      這次基金會志愿者對陳埭鎮的回訪,就屬于萬年青計劃的一部分。志愿者們除了向老人們收集適老化項目實際體驗感受,共同討論項目優化方向外,還向老人們贈送了口罩、水杯等重陽節紀念品。當地老年人代表還接受了基金會志愿者給予的龍湖志愿服務基地標志牌,這也標志著四境社區的公益活動將進入常態化。

    龍湖公益基金會志愿者和陳埭鎮四境社區老人合影

      據了解,龍湖公益基金會在全國更多城市落地萬年青計劃的同時,還在有序開展救助大病兒童的“欣芽計劃”,聚焦基礎教育支持的“湖光計劃”,幫助青年職業發展的“展翅計劃”,幫扶殘疾人創就業的“溪流計劃”,這四個計劃和萬年青計劃一道,挖掘受助群體需求,激發社會公益自驅力,從而讓更多社會群體能從公益中獲益,為社會提供更多“龍湖樣本”,創造更大公益價值。

    責任編輯:蘇嬪嬪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1. 今天德州平原縣疫情最新消息:新增1例本土
  2. 今天眉山東坡區疫情最新消息:新增2例本土
  3. 中國女排2022世錦賽10月1日賽程 中國vs巴西
  4.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福建煉化:食品級透明料聚烯烴的投放
    福建煉化:食品級透明料聚烯烴的投放
    2019泉州智慧城市高峰論壇
    2019泉州智慧城市高峰論壇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平潭兩家醫院實行無假日門診 原神黃金夢鄉深入探索遺跡任務怎么做?原 同安一培訓機構上榜“黑名單” 平潭1家企業入選首批全國商貿物流重點聯 《唐朝詭事錄》開播 楊旭文演繹霸氣金吾 金融知識普及月:存款保險 保護您珍貴的 福州市人大常委會出臺審議意見推動非遺保 兩項規劃獲市政府批復 福州高新區擬打造
    久久精品午夜无码

    <tbody id="vau9q"><noscript id="vau9q"><td id="vau9q"></td></noscript></tbody>

      <th id="vau9q"></th>
      <progress id="vau9q"><big id="vau9q"><noframes id="vau9q"></noframes></big></progress>